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

B-4多元評量

文光生物世界  一年級主題課程-[開心農園]

學習單-童詩仿作

學習單-豆莢紀錄表

童詩仿作學生成果


多元評量方式
本主題課程透過觀察記錄、實作評量、發表討論、心得分享等多元評量方式,讓學生能定時觀察豆苗的成長與變化,正確點數豆莢個數,將統計結果記錄下來。並將並將觀察過程寫成一首童詩,繪製一本種豆小書,於課堂中發表收穫與分享心得。


教學省思



  1. 本學期執行開心農園的主題課程,歷時長達四個月(從三月初開始播種,到五月底採收豆莢,六月完成童詩和小書的創作)。如何延續一年級孩子的熱情、貫徹孩子的執行力,考驗著老師的教學智慧。除了讓孩子利用每天下課時間自行去菜園觀察外,老師必須常常利用升旗完、課堂中、早自習等時間,隨時帶著孩子到菜園探索與觀察,並利用分組的方式,讓孩子負起小園丁的職責,在幫忙澆水、除草之際,近距離的觀察豆苗的成長與變化。
  2. 童詩仿寫的課程放在豆苗結出豆莢之後。孩子因為有完整的觀察歷程,所以在仿寫童詩的創作過程,都能大方的闡述自己的想法,並將之書寫成通順的詩句,完成童詩的創作。
  3. 小書製作分為封面、內頁、封底三部分,內頁再細分為播種、發芽、開花、結果四頁,製作小書的進程必須配合豆苗的生長,加上每個孩子繪製的速度快慢懸殊,老師必須時時協助孩子完成每一階段的觀察與繪製,耗費的時間十分驚人,對師生而言,都是嚴峻的挑戰。但老師也發覺透過小書的製作,孩子的觀察力更為敏銳,創造力也在彼此的激盪下更加出色。歷程雖然辛苦,但成果份外甜美。


活動歷程照片





學生作品成果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