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B-7公開課與入班觀察(103學年度)

  本學年度於103年11月11日第三節辦理公開課與入班觀察,觀課班級:二年甲班,教學單元:數學科二上 第六單元乘法(一),觀課者有柯文容老師(投入行為)、葉麗品老師(投入行為)與楊惠琍老師(軼事記錄)。 

  有關觀課前、後會談與記錄,請參閱底下連結 103學年度公開課與入班觀察情形 


教學省思: 

  學生在一下第二單元已學到3個一位數的連加,公開課為進入二上第六單元乘法(一)的第一節課,課程設計先從單位量2的連加,建立倍的概念,來認識2的乘法。 

一、有效教學: 

  本次課程以口頭與實作評量方式進行,讓孩子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與討論。先引導小朋友從生活週遭的東西來做觀察,動動腦想想看,有哪些東西是2個一組的?讓小朋友從生活情境導入學習主題,引發其學習動機。透過每組發表討論結果,師生共同釐清「單位量2」的概念。 緊接著由老師利用小朋友的身體部位佈題,並請小朋友到台前實際示範與操作,請學生共同討論可能的解法。透過具象的示範與操作,即時評估學生學習成效,小朋友更能有效的理解何謂「單位量2的連加」,建立「倍的概念」,從而認識「2的乘法」,提昇學生的學習效果,達到有效教學。 

二、差異化教學: 

  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及能力,安排4-5人一小組,異質性的分組讓高學習成就的孩子可以輔導低學習成就孩子,進行合作學習與討論,並於小組討論時,於組間走動,進行個別化指導教學,給予學習困難學生適切的指導與鼓勵。 

三、補救教學: 

  由於課程時間控制不足,導致最後在「出題高手」活動時,說明不夠詳盡、清楚,孩子在設計文字題與解題時手忙腳亂,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全部討論完畢。在組間走動時也發現學生有許多錯誤的迷思概念需要即時澄清,故在公開課後,馬上再重做說明,並全班共做與示範,將公開課未討論完畢的小組出題設計,一一討論,共同糾錯與澄清,讓學生對於乘法的概念更清晰。

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

C-3親師互動(103學年度)

家長們齊聚一堂,共同關心孩子的學習與成長。透過直接面對面的訪談與交流,對孩子在各方面的學習與表現有更全面性的了解,針對孩子的個別差異適性調整。藉由此次座談,家長們也能互相交流教養心得,觀摩其他孩子的學習成果。


C-5 其他(教室布置)

103學年度上學期教室布置自評表